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罗建波:中国共产党外交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

作者:罗建波     时间:2021/11/22 11:15:28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罗建波在《日本学刊》2021年第5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外交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全文约4千字)。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有着全球纬度的大视野,有着远大的世界理想。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怀抱并弘扬中国人的大同理想和天下情怀,始终注重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着眼推动民族独立和复兴、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始终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同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联系在一起。这是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主动对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外交往的早期探索为新中国外交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争取国外友好人士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支持,成为抗日战争的民族先锋和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对国民党的包围和封锁,中国共产党主动对外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客观了解,为中国革命胜利争取了必要的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还初步建立了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提出了党的早期对外方针和政策,为党的外交事业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成功打破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孤立和封锁,广泛支持世界范围的民族民主运动,显著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维护中国人民来之不易的独立和主权,支持第三世界人民追求独立和解放的正义事业。面对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和美国对华敌视政策,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打破外部封锁争取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新中国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自己的重要外交追求,携手印度和缅甸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新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承认,也为国际关系准则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中国共产党秉持浓厚的国际主义精神,广泛支持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有力推动了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彻底瓦解了欧洲列强经营数百年的殖民体系,极大改善了长期存在的不平等国际秩序。1971年中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显著拓展了外交空间,是那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中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明确承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中国迅速调整了过去一度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开始以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依据。这一时期,中美建交,中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同东盟关系迎来重大发展,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继续深化拓展。中国更加重视多边外交,广泛参与了各种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展开,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倡议、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外交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新框架、以“亲诚惠容”理念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并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伴随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显著变化,中国日益以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中国外交更富全球视野,更具战略远见,更显大国责任精神。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外交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为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用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历史贡献,需要从世界近代以来六百年特别是20世纪以来百余年国际体系的发展演进,去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对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外交肩负的全球责任;需要从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的漫长历程特别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历史,去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特殊使命,以及中国共产党外交对于推动人类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特殊贡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百年对外交往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对外交往经验和启示。

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百年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强调,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党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稳步推进外事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才能在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节点上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更好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重大外交领域和重要议题上做到通盘考虑、统筹协调,从而实现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是党外交外事工作的根本宗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需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外交外事工作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视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维护和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对外事务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以人民为中心还要求外交外事工作注重夯实群众基础,在重大外交事务中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在重大外交活动中充分动员人民的意志和力量。

三是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党外交外事工作的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国共产党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怀抱浓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注重推动世界范围的民族民主运动,同时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辩证关系,在对外事务中坚定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研判时代主题和世界大势,与时俱进地创新外交理论和政策。

四是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党外交外事工作的总路线。独立自主原则与和平外交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交工作的两个基石。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事情不可能依赖别人,只能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来办。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立场,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搞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他人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中国外交以维护世界和平为重要追求,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五是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思维和伙伴关系思维,这是党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方法。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把统一战线思维运用于外交领域,为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外部理解和支持。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提出“东西南北”问题和世界多极化的主张以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统一战线思维。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国际统一战线思维有了新的发展和阐释,积极倡导伙伴关系思维,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携手世界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更是从价值观的角度抓住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画出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同心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了价值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特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