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徐梅:新形势下日本强化经济安全保障的影响

作者:徐 梅     时间:2022/4/4 10:40:47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徐梅在《日本学刊》2022年第1期发表《新形势下日本强化经济安全保障及其影响》(全文约1.5万字)。

 

徐梅认为,近年来,日本不断强化经济安全保障,谋求科技优势,维持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自主性,并通过与欧美等国家加强协作以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重塑国际秩序,提升自身的存在感。这些趋向给日本带来一些影响,也会波及相关国家以及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

其一,维护日本国家利益,加快推进国家战略。

保障国家安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确保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衡量基准。根据日本官方文件,日本的国家利益不仅包含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继承文化和传统,确保国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以及维护和捍卫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等内容,也强调维护日本的和平与安全、实现国家存在感、维护自由贸易体制。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是实现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基础。日本在关键技术、供应链、对外经贸方面积极增强自主性和主动性,与欧美国家加强合作,旨在确保本国资源的有效供给、整体经济福利不受损害、维护经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而实现基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国家战略。

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安倍晋三二度执政后,公开提出“积极和平主义”国家战略方针。日本为摆脱“战后体制”及其影响采取更为主动的外交政策及对外战略,谋求国家独立性。修改“和平宪法”是新时期日本重要的战略目标,安倍内阁时期日本就已加快推动扩军修宪。在中美博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提速,日本也加快推进国家战略调整。岸田文雄首相一上任就将强化经济安全保障作为政府要务之一,并试图增加国防支出,推动修宪进程,寻求在国际新秩序塑造中获取战略主动性。

其二,增强日本经济韧性,抵御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军民技术融合加深、国家战略调整提速、供应链风险凸显的背景下,日本通过资源配置功能调整国家安全保障对策,尤其注重从经济方面寻求战略性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以减少外部冲击、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鉴于科技竞争力是经济、政治、军事安全领域竞争的关键,也是引发国际摩擦的重要因素,日本积极促进高新技术研发的同时,陆续出台了一些措施以防止敏感技术外溢,其目的在于保持日本在全球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

对于那些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源、供应链等要害环节,日本官方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一要储备,二要构筑与同盟国之间的供应链。尽量减少日本与非同盟国之间的供应链依存,如果必须与这些国家组建供应链的话,尽可能开发相关替代品”。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增强经济自主性、稳定性的政策思维,并且已付诸实践。近十年来,在政府政策导向下,日本积极寻求稀土的替代供给,对中国的稀土进口依存度逐渐下降,目前已不到60%,今后这一趋势将会持续。

其三,参与和引领规则重塑,提升地区及国际存在感。

掌握国际规则制定权,可扩大国家利益空间,推动全球竞争版图朝着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转变。这比单纯的经济贸易增长更加重要,也是衡量强国地位的一个主要标志。历史上每一次国际秩序的重大变革,都会引发有关国际规则的激烈竞争。在百年变局下,日本对外战略“在倡导以规则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危机管理体制、与‘志同道合国’加强协作,促进经济安全保障合作,以此作为两个轮子,引领未来国际秩序的形成”。可见,日本通过强化经济安全保障,试图在国际规则及秩序重构方面发挥引领作用20206月,日本自民党成立“新国际秩序创造战略本部”,旨在推动形成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的国际秩序,保障国家安全。

推进FTA/EPA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全球治理,是日本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重要表现。截至20213月,日本已生效和签署的FTA/EPA覆盖其对外贸易的80.4%。由于数字、绿色低碳领域日益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增长的抓手,也是大国争夺经贸规则主导权的焦点,2018年以来日本签署的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均涉及数字化内容。随着主要国家设定“碳中和”目标,世界经济出现低碳化、脱碳化发展趋势,在该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日本自然希望通过灵活运用这些科技能力在国际上有所表现”。

其四,降低对华经贸依存度,制衡并削弱中国影响力。

继特朗普之后,拜登政府对华继续实施打压和遏制政策。20213月,美国公布《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指针(暂定版)》,将中国视为“唯一能够通过经济、外交、军事、技术力量来持续挑战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的竞争对手”。作为美国盟友,日本在对华政策上有追随美国的一面。在科技方面,日本出现对华设防、牵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倾向。201812月,日本政府对自卫队、中央省厅使用的有关信息通信设备采购指导方针进行了汇总,将华为、中兴等中国产通信设备排除在外。日本长期从事经济安全保障问题研究的专家村山裕三认为,拜登政权的诞生对日本来说是机遇,日本应将具有“战略不可或缺性”的技术积极应用于国防领域,与美国等盟国及伙伴国之间构筑国防产业供应链,尽快引进前沿技术,建立一个可以抗衡中国的系统。

在供应链重构方面,日本与东盟于20207月达成“经济复苏行动计划”,20214月与澳大利亚、印度宣布启动“供应链弹性倡议”,均涉及地区供应链问题。在20219月召开的日美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上,涉及启动半导体供应链计划、确保半导体及其重要部件的供应链安全、联手打造稀土供应链等议题,虽未明确针对中国,但客观上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很可能会弱化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并延缓发展进程。在网络建设、数字经济转型等方面,日本还积极援助东南亚等国家,以防止中国将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与产业竞争优势相结合、对外输出“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从而削弱日本在该地区的存在感。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对华政策上也有区别于美国的一面。在对美关系上,日本谋求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对华关系上,日本在极力形成战略优势的同时,也因自身经贸上的“刚需”而希望中美关系“斗而不破”。

其五,加剧大国竞争与矛盾,引发地区及国际局势紧张。

由于发展军事力量受限,战后日本一直重视产业技术的军民融合,民间企业掌握了大量可转化为军用的技术,日本的这些技术很多也被美国用于国防领域。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电子技术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力,80年代初其半导体存储器DRAM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美国而居世界首位,到1986年这一份额高达约80%,其中很多民用半导体技术被美国用于武器制造。目前,日本已经具有将国家财富、民用技术快速转化为军事力量的能力。而且,日本虽然是无核国家,但一直被称为“没有核弹头的核国家”。

鉴于上述情况,加之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民用技术与军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扩大保障对象的范围,会导致相关政策出现随意性倾向,使经济问题政治化进而引发纠纷。不仅如此,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名义下,日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ODA等经济外交工具及经济制裁等手段,将民用技术更多地运用于军事领域,增强日本的防卫力量。这会破坏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加剧大国军备竞赛,使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趋于动荡复杂。

其六,有悖于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原则,影响企业效率且易形成利益集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经济安全保障,实际上是调整政府对经济生活的介入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组合比例,即相对增加了政府干预的成分。基于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安全保障的范围过大,则意味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过多,会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日本以安全保障名义调整政策、制度,强化对经济活动的审查和干预,会扭曲市场行为,降低对外开放程度及经济运行效率,也会给正常的科技经贸往来增添壁垒,弱化本国的营商环境,影响外资、人才的流入。

新的形势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局更加复杂,市场、技术的可获得性减弱,以往那种生产中心相对集中在少数地区、效率优先的经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在产业布局中,成本因素的分量下降,而兼顾成本与产业安全的考量因素上升,这对市场效率及国际经贸体系会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扩大对贸易、投资、技术等的监管范围,强化产业、经济“自主性”,实际上是推行带有保护色彩的产业政策。一些产品和技术成为被限制或制裁的对象,相关企业也会被迫调整经营策略,比如,对于半导体芯片等供给短缺或存在供给风险的零部件,需要保持一定库存和供应链多元化。“当经济问题必须从政治角度来做决定的时候,通常消费者的利益会被忽视,而只顾及劳工及厂商等特殊团体的利益”这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同时也容易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挑战现有市场秩序和监管。

综上可见,日本强化经济安全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无论日本政局如何变化,在大国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秩序重构加速、中国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日本谋求国家存在感和独立性的社会思潮升温的态势下,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是日本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特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