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刘瑞:日本央行数字货币的制度设计及政策考量

作者:刘 瑞     时间:2021/11/22 16:39:09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刘瑞在《日本学刊》2021年第4期发表《日本央行数字货币的制度设计及政策考量》(全文约3.5万字)

刘瑞认为,在全球数字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银行虽然短期内暂不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CBDC),但在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积极推动相关进程,并正式启动了对CBDC的实证检验。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已经开始与欧美联合推动CBDC制度性研究,意图主导数字货币规则的制定。未来日本还将积极开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协作,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前沿领域的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力图在数字经济竞争领域占据先机。

 一、日本加强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

伴随全球范围内中央银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关注和热议,日本各界加速对CBDC的研究,主要涵盖三大方向。一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探寻技术突破及环境安全。为使CBDC与现金享有同等功能,日本银行将普遍接入性(universal access)和强韧性(resilience)作为导入CBDC的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解决安全保障、保护隐私与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AML)、反恐怖融资(counter financing of terrorismCFT)等金融合规课题。柳川范之、山冈浩巳分析了信息技术对CBDC的影响,指出应从经济社会信息数据运用方式、支付结算的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等角度,考量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及其对支付结算效率和金融结构等的影响。

二是以经济学、法学等为视角,对CBDC进行理论分析和研判。关根敏隆认为,民间数字货币的出现,可能分离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功能,通过发行CBDC,央行可以继续维持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维持货币稳定。岩村充进一步指出,CBDC可与现金并存,前者作为契约单位,在金融市场发挥价值尺度功能,后者用于线下小规模结算交易;通过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的分离,不必废除现金,且仍可实现负利率。渡边努认为日本银行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却仍无法摆脱长期通缩,其原因在于现金的零利率制约,即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下居民持有现金意愿增强,弱化了刺激消费效果。而CBDC可以对现金适用负利率,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而解决通缩难题。日本央行数字货币法律问题研究会的报告指出,CBDC的制度设计,涉及日本银行法和民商法、行政法、竞争法、信息法、刑法等法律领域,从法学论点出发,有益于厘清货币功能、央行与民间金融机构关系等基本问题。

三是部分学者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国际竞争力、经济安保等领域。井上哲也指出了全球央行CBDC研发进展背景下日本发行数字日元的意义,即若依赖其他国家的技术和服务,将降低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应在货币霸权竞争中占据一定位置。针对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及试验应用,日美欧等经济体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将其视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战略竞争领域之一。铃木智也将CBDC视为中美竞争的一项要素,指出:短期内数字人民币无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长期看存在改变现存经济安保环境的技术能力,具有构建新型经济秩序的可能性。究其背景,在于数字人民币的三种动向,一是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二是对国内治理的影响,三是国际标准的制定。河合正弘认为中国加紧发行数字人民币,最重要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跨境交易时货币间的互操作性,实现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效的金融交易;二是创建国际监管标准。率先推行数字人民币,即使在中国限制资本流动的条件下,仍可能建立以“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为中心的人民币货币圈,进而威胁美元、欧元和日元为主导的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并在技术和法规方面制定国际标准。廉了强调国际货币需要强大的贸易和金融网络,中国仅通过货币数字化无法取代美元霸权。目前发行数字人民币的目的似乎旨在通过数字化实现资本溯源,暂时遏制资本外流。如果未来中国影响力持续扩大,数字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公信力将得到增强。

在现实中,以美欧日为中心的西方主要经济体对中国数字人民币的进程及影响的防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联手共同制定新标准、新规则。2018年10月,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呼吁CBDC发行国需遵守“法制化”和“透明度”。2021年2月,G7召开财长及央行行长线上会议,数字货币规则制定再一次成为G7牵制中国的共同议题。2021年6月,G7财长会议强调加强对数字人民币的约束,并主张公布CBDC新原则。二是推进自身的CBDC进程。如2021年4月,日本银行开启CBDC实证测试;5月,美联储(FED)表示将公布央行数字货币文件;7月,欧洲央行(ECB)亦宣布启动数字欧元项目相关调查和研究等。

二、日本推动CBDC制度设计的新进展

根据日本银行的定义,CBDC发行应满足三项条件:一是以数字化形式体现,二是以法定货币日元计价,三是作为日本央行的负债。由此可以看出,CBDC是央行发行的数字化货币,具有与纸币、硬币同等的价值,是一种信用程度极高的法定数字货币。虽然日本银行对发行CBDC持谨慎态度,但其在制度框架和概念测试等方面的相关准备并未松懈。

(一)批发型CBDC研发

2021年4月,普华永道发布《CBDC全球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至今,在全球60余家开发CBDC的央行中,新兴经济体对零售型CBDC开发更为活跃,甚至有国家已面向公众投入使用;发达经济体则对批发型CBDC更为关注,目前处于研究和检验阶段,尚未实际使用。在零售型CBDC领域,巴哈马的“沙元”、柬埔寨的“巴孔”和中国的数字人民币的成熟度排名领先;而在批发型CBDC领域,泰国和中国香港并列第一,新加坡和加拿大紧随其后,日本居第十位。

批发型CBDC和零售型CBDC,虽然参与主体不同,但均以构筑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为目的。批发型CBDC对应的是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其利用者仅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于银行间支付和结算交易。为提升跨境结算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改善证券交易,完善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应用以为金融市场提供更为完善的保证,各国对批发型CBDC的研究不断深入。2016年日本银行与欧洲央行合作研究Stella项目,主要用于金融机构之间大额支付场景,包括银行间市场结算及跨境交易支付等。Stella项目于2017年启动,至今已完成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研究,分别对分布式记账技术下银行间大额资金结算、证券与资金往来、跨境结算、交易信息隐匿化及其确认等进行验证,并公布了四份报告书。目前这一项目仍在推进发展中。

(二)日本零售型CBDC发展进入新阶段

零售型CBDC,由于其与企业、个人及金融机构之间联系密切,而且性质及用途等同于现金,存在银行存款风险,因此在现实中更受关注。尤其在Libra构想后,日本积极推动利用主体更为广泛的零售型CBDC的制度建设,致力于关键特征的技术功能研发。2020年10月,日本央行公布《日本银行关于推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方针》(简称“方针”),并制定了零售型CBDC的制度框架。

1.零售型CBDC的预期功能

在“方针”中,日本银行指出零售型CBDC应发挥三项功能。一是具备等同于现金的支付结算方式,二是支持民间支付结算服务三是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支付体系。

日本银行发行零售型CBDC,其目的不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作为补充形式,与现金并存。同时,日本央行进一步强化金融支付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适应数字化社会、应对未来民众对数字日元的潜在需求,而非垄断和挤压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红利和技术服务。日本银行旨在基于民间的金融创新,与其共同构筑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

2.维持间接型二元支付体系

“方针”显示,零售型CBDC与现金一样,由日本银行发行并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民众发放,维持“央行—商业银行—社会主体”的双层或者说二元支付架构,即维持现有的日本货币发行体系。其中,金融中介机构通过成熟的经验及积极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满足多种需求的服务;而日本央行设计并发行CBDC,更重要的是为这些服务提供基础要素。

3.开始CBDC实证检验

在CBDC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央行要进行概念验证与试点应用测试等实证检验。其中,概念验证是从技术视角验证CBDC是否具备基本功能和特性,试点应用测试则是通过实际生活的应用场景,验证CBDC的支付便捷性。2021年4月,日本银行宣布开启零售型CBDC实证检验,并将检验分为三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为概念验证,第三阶段为试点应用测试。

第一阶段概念验证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实施期限为一年。这一阶段主要专注于测试环境的开发及核心功能的跟踪。如果完成测试系统开发,将在第二阶段概念验证中进行系统扩容,增加CBDC其他附加功能,如离线支付、付息、设定最高限额、与外部系统连接、确保匿名性、增加CBDC交易信息等,以此检验CBDC在更加复杂的条件下能否实现应用。至于第三阶段即试点应用测试,将在两个阶段的概念验证完成基础上进行。届时,日本银行将选择试点地区,由支付服务商和终端用户参与,在实际生活应用场景中验证支付结算的便捷性。

从日本对CBDC的设计和测试计划可以看出,日本央行虽然对CBDC的实用化持保守谨慎态度,但围绕CBDC的动因、基本类型、运行机制以及模拟效果评估等已经或正在进行深入研究。概言之,在日本发行CBDC的过程中,无论其支付方式是基于账户还是基于代币,货币的基本结构并无变化,间接型二元支付体系也将继续维持,同时日本央行维持货币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基本职能不变。但是,在数字化时代,日本无现金支付水平逐步提升,支付服务提供商更为多元,如何安全高效地利用CBDC提升现有支付结算体系效能将成为日本央行的关注重点。

从便利性与安全性等角度考虑,日本央行在CBDC技术发展及制度设计等方面仍面临不少课题。如央行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及角色安排、是否对CBDC发行数量及民众持有CBDC数量设置限制以及是否付息等设计框架、如何加强隐私保护和用户信息保护,以及CBDC相关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特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