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庞中鹏:两个岛国的对视

 

作者:庞中鹏     时间:2017/10/16 17:10:04

(载:《环球》2017年第20期)

英日两国近来互动频频。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问日本后不久,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又同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举行了会谈。河野太郎表示:“希望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推进日英两国新级别的安全保障合作。” 

  他就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政府重视日本的态度强调:“我们欢迎英国参与亚洲事务。”双方确认了通过自卫队和英军联合训练促进防务合作的想法。 

  在卡梅伦政府时期,英日两国就在走近。这两个相距甚远的岛国,一个位于大西洋东北,欧洲大陆西侧;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北,亚洲大陆的东侧。二者乍看似乎毫不相干,但是,若把目光拉回到一个世纪前,二者还曾缔结盟约,成为盟友。 

  “英日同盟”这个国际关系史上的耀眼词汇,令当时的国际社会“为之一惊”。如今,两国首脑或许还会回忆起一百多年前的“蜜月时光”。昨日已逝,在更加变幻莫测的国际大背景下,二者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脱欧”与安全 

  目前,英国政府发展与日本关系的主要目的,不外乎经贸与安保议题,经贸议题比重更大些,因为英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脱欧”以及“脱欧”后的英国如何开展经贸。 

  对于日本来说,除了与英国同是西方价值观阵营这一显而易见的共性之外,继续稳定与英国发展经贸合作关系,也是在“脱欧”背景下的日英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日本是英国的主要投资者之一,日本企业在英国投资超过400亿英镑,超过1000家日企在英国运营,雇用员工约14万人,40%的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其中许多知名企业选择英国作为欧洲总部,希望借英国打开进入欧盟市场的大门。 

  然而,英国“脱欧”进程加快,日企也加紧抉择是否把在英国的总部迁出英国转到欧盟其他国家。某位熟悉日企近况的人士表示:“既然银行已经制定了策略,欧洲区总部设在英国的日本企业将掀起第二轮搬迁潮。” 

  有分析称,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日企开始讨论将它们的欧洲总部从英国搬到欧洲大陆,才迫使特蕾莎·梅在商务代表团的陪同下访日。 

  日本静冈大学管理与信息学教授竹下诚士郎表示,英国相对欧盟来说处于什么位置,梅对于这一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答案,也无法给出具体承诺,这令日企感到失望和担忧。竹下诚士郎指出,日本和欧盟之间的自贸协定才是安倍的当务之急。 

  亚洲贸易中心执行董事德博拉·埃尔姆斯指出,日本在欧盟的投资大部分都是通过英国进行的,英国“脱欧”后这些投资如何妥善处理,日方需要“梅姨”给出一颗“定心丸”。 

  梅在访日期间,受安倍邀请出席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特别会议。邀请一国领导人参加非常敏感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这似乎表明日英两国互信程度之深。8月31日发表的《英日共同宣言》写入了“英日两国将共同维护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稳定”等内容。 

  根据《朝日新闻》的报道,英国海军有可能在2020年派遣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英国海军实力的象征)前往南海,与美国、日本举行联合演习。 

  英日在防务合作上大秀“亲密”,让外界联想起一百多年前的“英日同盟”时代。正是当年与英国的结盟,使得日本能够在之后的日俄战争中一举打败沙俄,从而成为远东新的霸主。如今两国再度靠近,又会掀起哪些波澜? 

“同盟”之梦难再续 

  《日本经济新闻》称,日英关系发展前景貌似乐观,但英国“脱欧”后情势如何,英国将如何履行各种政治承诺,将直接影响日英关系。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英国希望通过在国际问题上支持日本,让日本企业继续留在英国;而日本则要求梅对日本企业提供安抚和优惠措施,以确保日本企业在英国的最大利益。看似彼此各取所需的“交易”,英日双方真的彼此给得了吗? 

  简言之,英日两国各自国家的定位与复杂的国际形势演变,极大地限制了两国今后进一步扩展合作空间的能力。 

  英国已经不是19世纪“横行世界”的“日不落帝国”。一个自顾不暇的英国,一个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要把国内事务或者外交事务与“脱欧”事务捆绑在一起的国家,难言能给日本带来多少战略利益。 

  另外,“脱欧”后的英国还须继续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一个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中国,英国是无法不高度重视的。中英关系的内生发展动力,将有力地消解英日两国想要通过防务合作来牵制中国发展的相关企图。 

  同理,日本也已经不是20世纪前期靠武力收获所谓“国家荣光”的日本了。尽管在日本政坛右翼势力看来,日本还想修改和平宪法,扩军备战以重新恢复往日所谓的“军事强国”,但一个少子高龄化日趋严重、经济前景继续盘桓不定、国内社会发展缺乏进一步活力的日本,一个在大是大非的历史问题上百般遮掩的日本,难言能在未来的国际社会有更进一步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这样两个曾经的“帝国”,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其先天不足的“体量”、不同的国家定位及战略诉求,决定了其当下的走近更似两个心猿意马人,重温着昙花一现般的“同盟”之梦。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