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
作者:日本学刊     时间:2016/1/15 9:49:33

2014年520日,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新闻发布会暨日本经济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中国社科院科研局成果与出版管理处处长薛增朝,日本驻华使馆经济公使贝冢正彰等到会致辞,部分蓝皮书作者代表在会上发言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新闻发布会暨日本经济形势研讨会主席台《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中国社科院科研局成果与出版管理处处长薛增朝《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日本驻华使馆经济公使贝冢正彰《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发布 展望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秘书长、蓝皮书主编之一张季风

《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全称《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14)》,是国内唯一一部分析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的“皮书”和年度研究成果,主编王洛林、张季风。

蓝皮书回顾并展望了20132014年日本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指出:2013年的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出现了短期的效果,在股市上扬的资产效应带动下,消费有所扩大;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趋缓,加之日元贬值,也使日本的出口出现好转。日本经济出现连续四个季度的正增长,但复苏势头呈减弱趋势,20144月提高消费税率以后,私人消费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下降。

蓝皮书认为,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关系造成的严重影响仍在延续,2013年双边贸易持续负增长,相互投资也出现负增长,中日互购国债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受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无实质性进展,“政冷经冷”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中日经济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由于安倍倒行逆施,悍然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蒙上浓厚的阴影,2014年中日经贸合作关系也变得难以预测。

2014年日本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难以期待

蓝皮书认为,2013年的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环境转好的大背景下,加之“安倍经济学”的预期效应,出现了短期景气现象,但随着“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的减退,宏观经济递减的征兆已经出现。由于20144月日本开始提高消费税率,这会对个人消费造成很大冲击,也就是说,决定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都难以期待,加之其他因素的叠加作用,2014年度的日本经济增幅将远低于2013年度。日本政府对实际GDP增长率的预测值为1.4%,而民间智库的预测值仅为0.8%左右。

(一)提高消费税率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

2013年下半年以后,为了规避增加消费税带来的损失,日本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超前消费现象,住宅消费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量出现较大的增长,这意味着2014年提高消费税率以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消费衰退。

根据日本政府的预测,2014年度私人消费可能为0.4%的正增长,但民间智库并没有如此乐观,ESP跟踪调查的平均结果是-0.7%,这一预测的可信度似乎更高一些。2013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为-1.2%,收入增加的可能性指数为-0.7%,未来消费可能性指数、收入可能性指数和耐用消费品购买时间可能性指数均趋于下降,仅仅是雇佣环境指数上升了0.5%,这说明居民消费意愿已开始下降。可以预测,2014年的私人消费不容乐观。

(二)收入难增长

收入能否提高是决定2014年乃至中期日本经济景气的关键因素。日本工资低迷的原因并不在于劳动分配率的低下,而是因为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和企业竞争能力出现了问题。要想真正提高企业的实际工资,必须要通过落实“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即长期增长战略来实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改善企业的竞争力是关键所在。然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绝非短时间内所能完成。而从现状来看,日本企业正面临空前的经营困境,制造业大面积亏损,创新能力不继续下降就已万幸。

(三)设备投资难有起色

从实际数据上看,日本的设备投资并不尽如人意。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2013年四个季度的设备投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9%1.1%0.2%1.3%。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企业新增设备投资受到抑制,进行了存量调整,但目前无论从日本自身的纵向比较还是国际的横向比较来看,设备开工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确实很难期待。对于制造业来说,倘若需求增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设备的开工率来加以应对,所以至少可以说,以增加产能为目的的设备投资增加难以期待。

(四)外需前景明暗相间

2014年,尽管日元继续贬值的余地已经很小,但世界经济在逐步复苏,日本的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增长率可望达到4.1%左右。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例如,美国退出量宽政策可能带来若干经济波动,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债务危机等,都有可能对日本的出口造成影响。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大,钓鱼岛争端已经给日本出口带来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也会对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出口减少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不可低估。

2014年日本银行或将进一步采取宽松措施,推动物价上涨

蓝皮书认为,“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以通货再膨胀派的货币理论为基础,力图通过体制转换摆脱日本长期的通缩困境。但从实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通胀目标与结束通缩、实现经济自律增长的结果尚有相当大的距离。2013年日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公共投资增加,而增长战略中强调的民间设备投资并未发挥相应的作用。20144月,消费税从5%增加到8%,势必对日本的居民消费带来负面冲击,虽然政府为此出台5.5万亿日元经济刺激对策,但在严峻的财政困境下,现有政策能否足以抵消经济减速的风险,值得关注。作为总需求政策的重要一环,2014年日本银行将继续发挥期限承诺效应,推行大规模超宽松货币政策。为防止消费税增税后经济下滑,日本银行或将进一步采取扩张基础货币等宽松措施推动物价达成最终通胀目标。

在日本经济诸多困境下,仅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恐无法解决长期通货紧缩的难题。如政府巨额债务继续累积;人口老龄化加剧;实际工资长期低迷;企业持有大量内部留存,投资意愿弱化;海外设备投资比率高,产业出现空洞化倾向等。这些长期结构性难题和制度性约束,对日本中长期经济增长形成严重制约,如何推行强有力的结构改革和制度改革,助推日本经济进入长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将成为“安倍经济学”成败的关键。

日本爆发政府债务危机概率增大,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是一大风险因素

蓝皮书认为,关于日本政府的债务风险,几年前就有“一触即发”之说。但是,危机并没有发生。这主要得益于四个因素:一是日本国内居民储蓄丰厚,对外经常收支保持盈余格局,国债的90%以上靠本国消化;二是持续的通货紧缩与超低利率格局,减轻了日本政府债务的利息负担;三是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相继爆发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日元与日本国债作为国际资本的避险工具受到追捧;四是日本政府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采取先声夺人之策,在多种重要国际场合承诺努力改善财政状况。如今,这四个因素均出现变化。

目前,日本国内居民储蓄率显著下降,对外经常收支顺差缩小,甚至可能转为逆差,国内对公债的消化能力下降。通货紧缩如今成为安倍极欲铲除的“祸根”。2%的通货膨胀政策目标,升幅达60%的消费税增税,将使日本告别超低利率时代,日本政府的债息负担将升高。就国际金融市场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朗,欧债危机暂趋平静。日元与日本国债作为国际资本避险工具的地位随之下降。尽管日本政府没有公开放弃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改善财政状况的承诺,但是安倍执政以来大量增发国债的事实,使得此前日本政府做出的承诺近乎成为“空头支票”。不付诸实际行动的许诺,不可能真正提升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债务的信心。

第二届安倍政权治下的日本政策当局在狂印纸币的同时,大量发行公债,不仅动摇了国际投资者对日元资产的信心,就连日本本国的投资者也在谋划减持日本国债,增持美元资产。安倍政策扰动了原本相对平静的市场环境,庞大的日本政府债务犹如巨型不定时炸弹失去了稳定的安放平台。可以说,日本爆发政府债务危机的概率远高于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这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都是一大风险因素。

未来三五年中韩贸易可能超过中日贸易

蓝皮书认为,从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尽管中日贸易处于稳定健康发展状态,但其增速远低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受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影响十分明显。20012013年的13年间,中日贸易增长率一直低于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率,与中美、中欧、中韩贸易增速的差距更大。由于中日贸易增长率长期低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率,导致中日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相对比重持续下降,从1996年的21%下降为2001年的17.2%2010年又降为10.02%2011年再进一步下降为9.4%,跌破两位数,2013年更下降至7.51%

另外,由于中日贸易增速相对较低,中日贸易总额与中欧贸易总额、中美贸易总额相比,距离越来越大,2013年中日贸易总额为3125.5亿美元,中欧贸易总额为5590.4亿美元,两者相差2464.9亿美元,而2010年两者之差为1819亿美元;2013年中美贸易总额为5210亿美元,中日贸易与中美贸易之差为2084.5亿美元,而2010年两者之差为875亿美元。与中韩贸易相比,中日贸易的增速更是相形见绌。中日复交41年双边年贸易额达到3125.5亿美元,而中韩建交21年双边年贸易额就高达2742.5亿美元,按照现在的状况,未来三五年中韩贸易可能超过中日贸易,而韩国的GDP总量还不足日本的1/5

中日“政冷经冷”态势日趋明显,治理雾霾有望成为打破两国关系僵局的突破口

蓝皮书认为,由于受世界经济下滑和钓鱼岛争端的影响,2012年中日双边贸易出现了负增长。2013年在世界经济形势好转而且中日两国经济都出现较高增长的情况下,双边贸易本应出现一定反弹,但事实上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特别是增长势头很强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骤然转为负增长,中国对日直接投资的下降幅度更大,双边财金合作陷入停顿,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受挫。上述一系列事实表明,中日关系“政冷经冷”的态势日趋明显。

事实上,中日关系恶化导致双方经贸合作受挫,已经带来“双输”的后果,同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不小。在中日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主要是生产链条上的合作。中国进口日本高端零部件,在中国组装后出口北美和欧洲等最终消费市场,形成了三角贸易结构,中日贸易受挫也会影响世界贸易。另外,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经济受挫,对整个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而世界经济不景气,反过来也会给中日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摆脱“双输”,是人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以经促政、以民促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企业当头,经济界先做起来,地方政府也可先做起来。

至于中日双边的具体合作领域,十分宽广,当务之急是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在环境领域,日本有优势,中国有需求,有市场。2014年初,雾霾频繁袭击中国,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程度更加严重。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活动,还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由于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也可能影响日本,据称日本九州地区已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可见,在环境领域,中日两国有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已经下决心要治理环境,治理雾霾。今后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将会加大,仅北京市2014年就要投资150亿元。日本在治理公害,特别是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双方合作,互补性强,互惠互利,有望成为打破中日关系僵局的突破口。

日本在中美两国间“两面下注”做法危险

蓝皮书认为,安倍战略性经济外交,地缘政治色彩十分显著。安倍新政后,形成了“跟从美国、遏制中国、确立日本一极地位”的外交战略。在美国与中国间进行灵活的“两面下注”,则是隐含的一种策略。通过“绑架”美国来为其“包围中国”提供支持,是日本外交的基本诉求。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为其“撑腰”,另一方面对作为亚太地区美国“从属”的地位不满,希望借美国重返亚太策略在亚洲大显身手,以提升自身在该地区的地位。借助美国的力量牵制中国,同时,又通过与中国保持适度紧张关系牵制美国。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吉尔伯特·罗兹曼指出的,安倍正是把目前中日矛盾视为一个机会,以此来推动修宪、修订历史、重构日本的国家身份。安倍通过“价值观外交”,将中国排除在外,目的是强调日本在东亚的领导资格,进而为重构日本的“国家身份”服务。

这种在中美两国间“两面下注”的做法,隐含着安倍极端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机会主义动机,必然要引起中美两国的警觉。其结果只能使安倍战略性经济外交无法有效落实,与安倍增强日本经济外交实力、成为“正常国家”的目标渐行渐远。

《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组织编写。作者既有国内科研机构、大学等从事日本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官员,也有日本驻华使馆、财务省、贸易振兴机构、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日本银行等日本政府机构、智库的权威人士和经济学家。他们对“安倍经济学”的效果与展望、日本房地产、劳动力市场、日本参与TPP、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政冷经冷”态势下的中日经济合作的最新动态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重点分析。此外,蓝皮书还收录了大量来自于日本政府权威机构的数据图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日本经济蓝皮书(2014)》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