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叶 琳     时间:2016/1/15 14:24:56

(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综述

20083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一桥大学联合举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6年双方共同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责任”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可持续发展”系列研讨会。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和日本一桥大学北京事务所所长杉森正和分别致开幕词。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经验和环境条件等课题对中日环境保护与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政策

一桥大学教授寺西俊一先生从理论角度系统地分析展示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该采取的模式。他认为:根据个人收入来描绘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20世纪的环境和经济之间是对立关系,但环境和经济发展并存的方式也是可能存在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提倡环境保护型经济发展模式(ESSE)。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涉及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与会专家从节能减排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确保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于日方代表提到的中国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体制问题,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认为中国的地方政府拥有不少事权,但却没有获得与此相对应的财权,因此只能通过自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式获取资源,这在无形中就会导致地方过快过多地追求经济增长,进而忽视环境问题。他还指出中国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战略落实、制度安排中,应该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针对中国的产业政策,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比如,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凯军以北京郊区农村的污染治理经验为例,分析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可行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分析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因素,指出30余年来支持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内生系统本身,包括劳动力供给、资金供给、居民消费等也在发生变化。今后中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关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

赵晋平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能完全不顾经济发展而单纯去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必须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模式,以实现均衡发展。这也需要中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他国。

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所长柴田明夫义日本北九州的环境治理为例介绍了日本在过去节能减排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探讨并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的作用,包括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制监管、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促使企业重视环境责任等。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以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为参照物,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是彼时日本经济问题的翻版。中国应该借鉴当时日本控制恶性通货膨胀、产业结构调整、开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控制公害、减量经营等经验教训。对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可以说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日本在几十年中所遇到的问题相重合,所以中国更有必要认真学习和借鉴日本在不同时代处理不同问题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仅仅从宏观角度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是不够的,来自企业和环保部门等的案例分析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首都钢铁公司发展研究院戴国庆、日中环境合作中心总经理大野木升司和日本富士施乐公司代表渡边富夫等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实际经验,认为企业应该适应目前的新形势,为整个国家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形成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问题的相对系统而完整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作为中国而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但也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真家阳一针对目前的中日贸易投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切实点中了目前中日经济贸易合作领域的阶段性变化,即不应该按照过去的眼光要求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如何如何,日中之间更应该追求一种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中国应该创造更加良好的商贸合作环境以满足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于国际合作,与会专家学者都认为中日之间最有价值、最容易出成果、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并达成共识的就是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日本在节能减排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这既是日本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受到日本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制约。大野木提到日本企业自觉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并非仅仅是受到道德或者法律的约束,更多的是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外部环境制约。在日本,只有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产品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顾客和销售商的认可,才能有良好的销路。所以,在日本企业看来,进行节能环保活动,是增强品牌价值、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有利可图的。这样的外部市场环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纯依靠企业力量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政府和学界等多方面的长期参与与合作。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顾问王洛林和赵晋平作了总结性发言。王洛林认为:(1)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因素也有政策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社会文化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在研究环境问题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2)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需要下决心治理环境问题,即宁可经济增长率降低一两个百分点也要治理好环境问题。目前中国一些地方已经具备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条件和能力,但还是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关键就在于环保意识的树立。(3)中日之间的环境合作需要加强两国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相互了解,也需要两国共同用一种世界眼光来看待问题。赵晋平则高度评价了此次研讨会,认为这是一次涵盖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务实和务虚的研讨会。    (林 昶 摄影)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