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2014日本社会热点问题及日本历史与社会研究座谈会综述
作者:吴 限     时间:2015/5/3 17:02:39

2014日本社会热点问题及日本历史与社会研究座谈会综述吴 限2014年12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办的“2014日本社会热点问题及日本历史/社会研究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和法学所以及《人民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日本所杨伯江副所长、《日本学刊》林昶副主编也应邀出席。参加会议的还有社会研究室王伟研究员、丁英顺副研究员、金莹副研究员、吴限(博士后)。会上,日本所李薇所长致欢迎辞,社会研究室主任胡澎主持了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着“2014年日本社会热点问题”、 “当今日本社会发展特征及走向”、“日本历史、社会研究方法及理论”、“日本历史、社会研究最新动态”、“中国的日本社会研究现状及建议”等议题,展开热烈而富有深度的讨论。

北京大学的王新生教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议题,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回应和关照,为现实提供镜鉴。他阐述了创价学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起到的关怀弱者、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认为针对目前中国社会出现的邪教问题,应下大力气研究日本的新兴宗教。北京联合大学的纪廷许教授对当前国内学界关于日本研究存在的“虚构历史”、“现实诉求干涉学术研究”、“泛政治化、泛民主化、泛道德化”等非客观性、虚伪性地研究提出尖锐地批评。《抗日战争研究》的高士华主编也对日本研究中存在的非理性、非客观的研究倾向表示某种程度上的担忧,他认为尊重历史事实、客观、理性是学术研究的底线和原则。

清华大学的刘晓峰教授对学界关于日本史历史时期的划分提出质疑,他认为对战后70年历史跨度应作进一步的划分,并商榷性地提出“平成日本学”的新概念和研究路径。北京日本学中心的周维宏教授在回应刘晓峰教授的议题时指出,亚洲国家现代化的普遍滞后性导致了其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时间间隔缩短,甚至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重叠。这种客观现实的存在增加了亚洲国家所面临的现代化、后现代化的复杂性和深刻化,而这是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的。

《人民中国》的王众一主编从当前中日关系的视角探讨了中日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自信的中国”与“不自信的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所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同时也指出,采取孤立反华派、联络亲华派和中立派的“两分法”在对日战略战术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科院外文所的许金龙研究员、北京日本学中心的宋金文副教授对包括日本政治领导人在内的日本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否认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问题给予尖锐地批驳,并从民族性、价值观等视角剖析日本如此认识的深层次原因。

社会室的王伟研究员、丁英顺副研究员从日本的人口结构、规模等视角探讨了少子老龄化对未来日本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王伟还特别论述了日本的移民问题。金莹副研究员针对日本的舆论生态和媒体生态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今年围绕NHK和《朝日新闻》出现的媒体和舆论现象。

除上述问题外,与会的其他学者还围绕着武士道、神道、舆情、社会保障、市民社会、右翼等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

此次会议促进了日本社会室与外单位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对2014年日本社会热点问题的梳理与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日本社会诸多问题的理解,对日本社会未来走向的研判也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